他的教育品牌,纵使用一万亿美元也难丈量

作者:吴璠 发布日期:2015/10/26

在刚刚过去的教师节,舆论毫不吝啬地表达着对老师的感恩和崇敬。不过,像“蜡烛”、“园丁”、“春蚕”之类的比喻已老调得让人羞于出口,用简单的“感谢”和“祝快乐”来填充问候又显潦草,谁知比语言表达更伤脑筋的还是给老师送礼物——一些中小学生家长早在年初就将此列入购物清单,生怕礼物缺位导致教育缺位进而引发分数缺位。

看看我们为老师准备的所有陈词、总结和礼盒,似乎每一项付出的受益者到头来都要指向学生。如今我们对老师这个社会角色的理解和情感未免有些空洞,教育,怎么在本质上越来越接近交易了?

然而就在我们颤颤兢兢纠结于这些“类交易”的教育能否产出有效回报时,太平洋东岸的“可汗学院”(Khan Academy)正以惊人的效率刷新着教育成果,洗涤着教育本质。被誉为“数学教父”的39岁小伙子萨尔曼·可汗堪称真人版美国英雄——脱离数学苦海,就靠他了。

斯坦福大学教育学博士生、高中数学教师丹·迈耶说:“如果你在美国教数学,你就不可能没听说过萨尔曼·可汗。”萨尔曼·可汗的数学教学视频非常生动,曾在麻省理工学院进修数学的他能在十分钟内把一个数学概念讲完,并且让人听懂。他把这些视频上传到YouTube后引起了很大的关注。结果一发不可收拾,他把自己关在衣帽间录制了一年的视频,从小学数学,到高中的微积分,再到大学的高等数学,统统讲了个遍,共计4800个视频。这些视频在互联网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点击率接近5亿。

可汗还是一名计算机极客,他写了数据挖掘程序,搭建了网站,取名为可汗学院。他把视频放到他的免费网站上,让孩子们像打游戏一样学习数学。美国2万多所学校上数学课时老师已经不再讲课,让学生观看可汗的视频,老师只负责答疑。可汗学院的月访问量达到了500万人次!而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式课程网站,月均访问量也不过150万人次。

可汗的这一系列成果源自于一个有爱的故事:2004年他在线为身处异地的小侄女辅导数学功课,可汗讲得生动有趣,概念清晰,小侄女的数学成绩提高神速。很快,他的朋友也让可汗给孩子辅导数学。经过可汗辅导的孩子,数学成绩都直线上升。可汗似乎发现了自己的数学辅导天赋,他想,挨个辅导不如做成视频,放到互联网上,让大家免费观看。就这样,他一个人凭借一根网线颠覆了美国的传统教育。

听闻萨尔曼·可汗的事迹之后,你是不是也开始后悔当初没有用心给弟弟妹妹们辅导数学功课?这也难怪,我们并未曾在麻省理工学院专修过数学,只是先于弟弟妹妹们趟过了应试教育这条河。可说到此,这个理工男似乎更让人感到担忧,美国教育有了他,不知还要把奔着考试分数去的我们甩开几条街。

不过很快,这种担忧被证明是多余的——萨尔曼·可汗创办教学系统除了英语,还发布了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法语、土耳其语版本。目前,来自不同多家、有不同语言背景的志愿者已参与进可汗学院课程的翻译中,这些在线课程将有望被翻译成汉语、德语、西班牙语、捷克语、印尼语、意大利语、斯瓦西里语、挪威语、波兰语、俄语、土耳其语、葡萄牙语、保加利亚语、希腊语、乌克兰语、波斯语、阿拉伯语、孟加拉语,并且可汗学院对全球网友免费开放。

可见,危机感来自我们自己的狭隘,事实上萨尔曼·可汗并未允许任何人为这个资源设置围墙,为此他甚至拒绝了巨额投资。2012年《福布斯》撰文称这是一个一万亿美元的商业机会,而当今市值最高的公司是苹果公司,也不过才7000亿美元。只是可汗眼里,这不是商业机会,目前为止,他的学校只接受捐助而绝不收费,“我就是要做免费教育,一旦收费,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孩子不就看不起了吗?我想象不到我的生命中有任何一种方式,能比我现在活得更有意义。”

如果说要讨论当今教育品牌的价值,投资机构给出的数字并不是一把合适的标尺。

可汗学院从教育成过程来看,正如他自己所说“用科技把人性带回到课堂”,打破了“30多个学生面无表情的坐在那,老师用固化的那一套去教,甚至还带着一点敌意‘不许说话不许动’”的僵局。有趣的教学方式重新为孩子们设置了“学习”的内心响应程度。

从教育成果上看,可汗学院专注于让学生掌握知识,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实时跟踪和线性分析,把学生和老师从打分评判的伤神游戏中解放出来。

最关键的,从教育机构的人文属性和社会责任来看,可汗重申了教育的意义:“这些影片不仅能帮助我的侄女和那些写信给我的人,这些影片永远不会老,它可以帮助别人的孩子或孙子。”可汗幽默调侃:“身为一位避险基金分析师,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对我来说非常陌生。”可能在当今讲求功利回报的语境下,社会价值,对于包括老师在内的职业群体来说,都有些陌生了。事实上,我们并不缺少天才,但时代变革除了需要技术还需要胸怀,可汗和可汗学院的核心价值正是互联网时代无疆界的教育精神,“如果牛顿当初在YouTube上传一个微积分的影片,就没我什么事了,当然,那得要他很会教”,可汗又调皮道。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中国质量协会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任何图文或建立镜像
邮箱:info@caq.org.cn
Copyright©2003-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67923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