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客户为中心,变革核心技术,关注为高端客户提供便捷性,致力于打造一个电动车市场的生态圈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11/01

3U3A3673.jpg

上午好!首先非常感谢主办方让我们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于未来的电力车市场、中国市场的一些主要趋势。也在这里借此机会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一些车型以及我们所做目前的贡献。

    我们相信未来的车型一定是自动的,它应该是互联、电动化的,而且是共享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而且会有更多技术公司的参与。所以我们很多公司活动都是围绕这四大趋势。

    今天想跟大家更加深入的来分享一下我们对于电动化战略的一些理解。

    宝马曾经是,现在也是,说到电动出行、电动解决方案在中国都是一个先行者,在过去这些年间建立了最全面的高端电动的产品组合。说到这个技术就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等等技术,我们也非常荣幸在中国成为第一个合资企业生产和销售两个的电动车细分市场,都有所涉猎。

    我们发展战略发展方式非常全面,我们以客户为中心,致力于打造一个电动车市场的生态圈。给大家举一些例子,比如说我们是第一个建立了高质量的电池,开发了第二阶段的研发中心,我们将能够进一步推广我们在本地化的电动汽车研发和生产。

    我们在中国已经建立了最好的电动车废料循环利用公司,能够实现98.5%循环回收率,我们也开放了我们自己高压电池,也是在沈阳,我们会继续加强我们一些关键NEV部件技术和能力。在去年我们进入了自己沈阳自有的高压电池中心,我们能够建立量身定制的,为自己产品量身定制的电池。这种高压电池就整合了研发、生产、采购、测试等等这些各个环节,能够缩短产品上市时间,我们能够更好利用这个电动化的趋势。

    我们最新的电池技术有最先进的双模模式。用了最新的4.0技术,还有包括我们智能激光等等这些最先进的技术。在今年的5月份,也就是说我们开放工厂7个月之后,我们进行了奠基的仪式。我们能够让我们生产出更加强大第五代的驱动技术的电池,能够用于宝马i3的产品。

    我们持续的去保持我们领先的地位,通过变革我们的核心技术,比如说我们的激光还有就是轻量车技术,以及数字化的技术,能够给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电动出行服务,提供更加智能化的制冷制热技术,能够保持我们业务持续的成功。

    当然我们创新不仅仅是局限于车的本身,还有经销商网络,之前说了不同的工具和必要的设备来加强我们经销商的网络。一共是覆盖了170多个城市,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地增加。不仅是说我们要有产品和服务,我们还要能够很好的去推广电动车型的理念,特别是在一些特大的城市当中,比如说我们也是参与了马拉松这样的活动,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不断地去提升客户的电动出行、电力出行仪式。这样才能够让我们产业更加可持续性发展下去。我们视此为己任,我们将会提供客户全面、高端的电动出行服务。我们也希望生产的车型能够让客户从中受益。我们也举办了这样的活动,让大家能够了解我们的技术发展,特别是一些未来的先进技术,比如说自动驾驶。再给大家展现一些这些活动,看能不能给大家播放出来。

    (视频播放)

    接下来关于电动出行我们也是有一些信心。这种非常容易的一个充电解决方案,对于这些为高端客户提供便捷性这是我们终极目标。每一个用户他们都会有自己私人充电站非常容易。在公共充电方面我们也涵盖了所有的基地。现在我们充电网络已经包括了65000个充电站,今年我们要打算建8万个充电桩,将会涵盖更多城市,去年涵盖了90座城市。将来给宝马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就像充手机一样容易。

    在中国我们也非常关注为高端客户提供便捷性,这是我们的主要目标。因此我们开发出了全新的专有的用于停车和充电服务的应用。这样就可以为宝马的客户预定相应的充电站,这样可以让他们非常容易的使用公共充电桩。另外我们也有利用微信也可以进行充电,有微信充电账户。另外在上海虹桥机场还有一些火车站都有我们的充电桩,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面我们会增加更多充电桩。

    接下来关于我们这些服务也是有一个小视频给大家看一下。

    (视频播放)

    我们看到了所做出的这些努力,所有这些成绩也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可以看到NEV的销售有了大幅度增长。根据独立的品牌、监控服务的机构,可以看到在客户感受方面,我们一直都是排在第一的。我们会进一步做好准备,服务于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另外,我们一些新的电动汽车产品已经在生产当中。同时新一代电动及自动驾驶产品会于2021年进行系列生产。我们计划就是要把整个产品系列进行电动化,包括劳斯莱斯品牌,到2025年宝马集团会提供25种不同的电动车型,其中有12种是完全电动的。我们也希望我们在电动汽车方面份额能够达到15-25%。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认为未来的电动出行在中国是非常光明的,非常感谢。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中国质量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18279-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0185